“985”和“211”大学介绍
一、 什么是“985”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 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等学校共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二、 什么是 “211”
“211”工程说白了,就是面向21世纪,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教育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211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分期分批建立的重点学科和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水平,是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工程,也是高等教育的系统改革。这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开始简称为“211计划”,后来为“211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而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遴选已经是“211工程”建设且是中央部属的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2015年3月7日,针对外界传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称,“211”、“985”工程还将继续坚持做下去,这个方向没有变。
三、“985”学校及校训介绍
我国目前共有39所985高校,这些大学,无论是工、是理,还是综合性院校,应该说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他们都各自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校训。下面我们就来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些 “985”院校及他们的校训。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2、东北大学: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
3、重庆大学:耐劳苦 尚俭朴 勤学业 爱国家
4、东南大学:止於至善
5、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6、湖南大学: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
8、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9、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10、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11、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12、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3、吉林大学: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14、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17、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18、中南大学:经世致用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21、北京理工大学: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22、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23、大连理工大学: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24、电子科技大学:求真求是 大气大为
2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厚德博学 强军兴国
26、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27、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28、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29、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30、西北工业大学:公诚 勇毅
31、华南理工大学
32、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 取则行远
3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勤奋学习 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34、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36、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37、中央民族大学:美美与共 知行合一
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诚朴 勇毅
注:北京大学没有校训
四、“211”学校名单
“211工程”高校名单 |
||||
北京(23所)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上海(9所)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东华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同济大学 |
|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
||||
天津(3所)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
重庆(2所)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
河北(1所) |
河北工业大学 |
|||
山西(1所) |
太原理工大学 |
|||
内蒙古(1所) |
内蒙古大学 |
|||
辽宁(4所)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辽宁大学 |
|
吉林(3所) |
吉林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延边大学 |
|
黑龙江(4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
江苏(11所)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苏州大学 |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河海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
江南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浙江(1所) |
浙江大学 |
|||
安徽(3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
福建(2所) |
厦门大学 |
福州大学 |
||
江西(1所) |
南昌大学 |
|||
山东(3所)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 |
|
河南(1所) |
郑州大学 |
|||
湖北(7所)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
华中师范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湖南(3所) |
湖南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
广东(5所) |
中山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
广西(共1所) |
广西大学 |
|||
四川(共5所)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
西南财经大学 |
||||
云南(1所) |
云南大学 |
|||
贵州(1所) |
贵州大学 |
|||
海南(1所) |
海南大学 |
|||
青海(1所) |
青海大学 |
|||
宁夏(1所) |
宁夏大学 |
|||
陕西(6所) |
西北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甘肃(1所) |
兰州大学 |
|||
新疆(2所) |
新疆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
西藏(1所) |
西藏大学 |
|||
军事系统(3所)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