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文化
校徽、校歌
校训
办学思想
学校特色
教风
学风
规章制度
学校领导
校长:田庆斌
书记:孟妍岩
副校长:王志坚
副校长:宋涛
办公导航
机构设置
联系方式
对外交流
新闻中心
校内新闻
通知公告
教育资讯
党团建设
党
党务公开
党员活动
党员学习
政策文件
工会
获得荣誉
工会小组
工会活动
团
团队活动
团员发展
教育教学
教学活动
学法导航
课改前线
课题研究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
德育常规管理
学生发展指导
班主任天地
心灵驿站
心里解密
心里故事
心里自助
心里信箱
家校之桥
特色建设
特色介绍
课程建设
团队建设
成果展示
学子天空
学生会
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
学生作品
招考资讯
中招专栏
高考专栏
>
新闻中心
>
教育资讯
致高三学生:艰难时刻,静下来,往前走,你就赢了
致高三学生:艰难时刻,静下来,往前走,你就赢了
高三学生面对高考和疫情的双重压力,期望值与现状的巨大落差,加上有些人自身的拖延与惰性,难免会产生恐慌、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如何避免这些负面情绪在日趋枯燥的居家生活中发酵,如何接纳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进而让自己成功突围,走到柳暗花明,走到繁花盛开!
一起看看一位心理老师的特别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见字如面,展信安好!
希望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们和家人都平安健康,这是我最诚挚的心愿。
你们是不平凡的一代人,生于非典,考于疫情。
现在你们正在经历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3年间最不寻常的高三寒假!
对于你们而言,注定难忘。
这几天“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攻坚克难、战役迎来转机之时;
也是你们“宅家”复习,身心状态处于高度疲累之际。
这几天我接到不少同学的电话:
“郭妈妈,我每天都做计划,可没有一天完成过,问题成了堆,就没理清过,心里特别乱。
”
“我每天晚上都发毒誓,明天一定好好坐下来学习,可我坚持不了20分钟,就坐不住了,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茶……时间浪费了,就开始自责,每天恶性循环。
”
“我已经很自律了,严格按照老师安排的作息时间在做,可就是没有效率。
”
“疫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上学要不要戴口罩?
高考时间会不会推迟?
考试难度会不会降低?
我每天胡思乱想,集中不了注意力。
”
面对高考和疫情双重压力,期望值与现状的巨大落差,加上自身的拖延与惰性,你们有恐慌、有焦虑、有不安,种种情绪在家中日趋枯燥的生活里发酵,很容易让你陷入迷茫和浮躁中,甚至有的学习认真的同学也会产生长期努力不见效的错觉。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状态,你们要先接纳它,只有接纳它,才能调整它。
不然自责、害怕、抵触、厌恶只会让自己心烦意乱,急于摆脱、赶走它,反而强化了这些负面情绪,使得它像一只苍蝇总在你耳边嗡嗡乱叫。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疫情阴影之下,全国14亿人,在身体失去自由后,情绪都不稳定。
此刻,你承受的不安和焦虑,同龄同处境的全国高三学生都在承受。
我们没有理由任意抱怨,我们没有理由浪费时间,我们也没有时间闭门焦虑。
负面情绪是一副镣铐,我们带着镣铐照样跳舞,相信我们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其实就是想出来的,特别是负面情绪!为什么情绪是想出来的呢?
比如:“新冠疫情”从武汉发生蔓延了,你担心自己和家人传染,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有心理就有行动,
这时正确的行动就是听从专家对病毒的科学解释和国家的号召“宅家不出门,隔离病毒”。
如果我们在家整天怨恨“武汉人”,恐惧得睡不了觉,这种情绪就是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不合理的。
比如:你今天学习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老走神,你担心这种状态会影响学习效率,必须改变,这个想法是正常的。接下来,
正确的做法就是想办法把注意力拉到学习上来。
如果你这时自责心烦焦虑,这种情绪就是你想出来的、也是不合理的。
再比如:前几天,老师在网上发试卷举行了考试,你考得不理想,心里不高兴,这是正常的情绪。
接下来,你的行为应该是把试卷拿出来,在老师的在线指导下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找出问题症结,一个一个解决,你的不良情绪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散了。
相反,如果你因为没考好,就灰心丧气、自我否定甚至想放弃学习,这种消极情绪就是你没有积极行动而空想出来的。
也许你会说:
道理我都懂,可我的消极心理就是放不下、去不掉,我怎么办?
亲爱的孩子,想法在你脑海、情绪是你心理体验,怎么能轻易去得掉呢?
既然情绪是我们自己的,那我们就带着它一起前行,用行动调整情绪。
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就在拐点。拐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我们也许不能马上就看到,就像此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举全国之力,英雄的医护人员“逆行”疫区,他们没有问“我们拿命在拼搏,你们告诉我,疫情拐点在哪里”,他们只管尽全力抢救生命,努力的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胜利,战胜“疫情”的拐点终于开始显现。
迎考季节,三四月份是整个高三备考的爆发期,现在正是爆发期的前奏,
你爆发的高度和力度,就看你这段时间学习的强度和心理的韧度。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效与投入。
有的同学说:“我很努力,可看不到效率。”我来讲一个故事: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摆脱饥饿和无知,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去朝见智者。
他问:
“聪明的智者,我父母贫困又愚昧,我乡邻落后又穷酸,我怎么做才能改变他们?
”智者摸摸这个孩子的头说:
“一直往前走,就好了。
”
孩子不明白智者什么意思,气鼓鼓回到家里,吃着凉馍,点着夜灯,好好读书,只为超越这个徒有其名的智者,让自己成为能回答任何问题的智者。
多年后,他学富五车,成为大师,为很多困顿中的人指点迷津。
而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也是:
“一直往前走,就好了。
”
亲爱的孩子们,你只管一直往前走,走过泥泞沼泽,走过孤独深渊,走到足以强大到任何风雨都吹不倒,就会走到柳暗花明,走到繁花盛开。
同学们,大学有约,未来可期,愿所有的美好,都在这个史上最长的高三假期里蕴育。
来源 |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
作者 | 郭玉良,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
联系电话:123456789 固定电话:0411-88888888
公司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付佳新天地
技术支持:大连整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