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案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
2.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检测,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提出疑惑”处。
4.本课总结以概念图形式呈现本课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重点 难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预习内容:(阅读教材16-19页,完成下列问题)
1.(识记)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 、 、 三种
2.(识记)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进行 的生物。
(2)特点:染色体 ,而细胞
(3)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
3.(了解)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
(2)细胞名称的变化:
精原细胞 精细胞
(3)各时期的变化
I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主要变化: 。结果: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精原细胞也变为了 细胞。
II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主要变化:联会: 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 之间发生 并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 ;
③后期: 分离,并移向
④末期:一个 细胞分裂成两个 细胞
III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相同 ,细胞叫 。
②中期:染色体的行为与有丝分裂中期相同: 排列在赤道板上,每个着丝点的两侧与纺锤丝相连。
③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与有丝分裂后期相同:染色体的 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二极。
④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重新出现核膜核仁,细胞缢裂为二。
IV 精细胞 成精子。
(4)变化结果:一个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 个 。
在书上P17图2-2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标明各个细胞所处的时期
二、提出疑惑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哪种生物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繁殖后代( )
A.细菌 B.家兔 C.青蛙 D.小麦
2. 牛的生殖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性变化是( )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课内探究案
一、探究目标:1.通过对精子形成过程的探究达到识图、描述图的目标
2.通过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的探究达到对减数分裂过程深入理解的目标
二、探究过程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1、(自主探究)阅读P16-19,重温精子形成的过程并分清阶段
2、(自主探究)在下图上标明各细胞所处的时期以及各细胞的名称
3、(合作探究)在课内探究案的图上,讨论完成各时期的主要变化及特点,并用红笔标明重点词汇
(二)、(合作探究)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分裂的区别
本课总结
巩固训练案
1.一条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
A.2,2,4 B.1,2,2
C.1,4,4 D.2,2,2
2.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
A.46个 B.92个
C.184个 D.23个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减Ⅰ后期 B.减Ⅱ后期
C.减Ⅱ前期 D.分裂间期
4.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成为同源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和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组成同源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5.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出现
B.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