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大连市第三中学是大连市教育局直属高中,创建于1955年,位于沙河口区华北路252号,全国十佳创新名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辽宁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大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学校先后涌现了刘仁山、冷炎鲁、任举一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优秀班主任1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骨干教师4人,大连市优秀教师14人,大连市优秀班主任18人,大连市骨干教师33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8人,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30人。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是学校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办好让党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教育的中坚力量。
2022届高三班主任团队是一支充满朝气、乐观进取,极具凝聚力和战斗力,敢担当、肯钻研,乐于创新,勇于挑战、甘于奉献的队伍。团队秉持“修德、求是、勤奋、超越”的校训,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始终以“齐心协力求效率,开拓创新谋佳绩”为工作理念,用爱心守护学生的成长,用智慧引领学生实现梦想。
谭宏伟,中共党员,教导处副主任,地理高级教师。学校“高效课堂改革”学习生活小组建设项目组组长,学校思睿工作室骨干成员。17年班主任经历中6次带毕业班,带班理念“做人、做事、做学问”,所带班级曾获大连市优秀团支部。曾获第二届大连市我最喜欢的青年教师提名奖,参加东北四市高中协作体高考备考研讨会“题型论坛”获一等奖,主持课题《日常学习生活管理中小组建设研究》结题,论文《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生活小组建设研究》获辽宁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我很幸运能做您的学生,也希望有幸成为如您一样的人民教师。”
——2019届毕业生文利梅
总在时刻怀恋我的高中,如果你问我在无尽的时间洪流里,高中给我留下了什么珍贵的回忆,那一定有我时时刻刻回忆起的那句“有你们让我更年轻”,和写下这句话的班主任谭宏伟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二十字足以概括我眼中的谭宏伟老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地理应该是相当一部分文科学生头疼的学科,但老谭的讲解总是能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反复琢磨和讨论都无法得出的正解,只要老谭在黑板“勾勾画画”,配合一两句讲解,思路立刻就清晰了。非是有扎实学识的老师,无法做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老谭在教学上的另一大特点。在八班的课堂上常见两大景象,一是学生在黑板上讲课,二是讨论之声不绝于耳。老谭很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基本知识的讲解过后,更进一步的内容往往由我们独立讨论完成,部分课程内容也更是由班上的同学进行讲解。在充分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引导,不仅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掌握学科知识,更培养了我们自主探究发现的良好习惯。
老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并身体力行的从各方面教育我们成人,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他本人就有着良好的道德情操,做他的学生,观他言行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自身的品德。而本人又得益于学生干部的身份,在学生工作上得到了老谭的指导,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至今受用。
“秉承教育初心,用心浇灌培育”。
写下“有你们让我更年轻”这句话的那个时刻时常会在我脑海里上演。
老谭是一个“不善言辞”之人,但却绝不乏仁爱之心,对我们的爱是镌刻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里的,如高考临行前那句无言的“表白”一样,细腻温柔又有力。
他总是会设计构想很多看似“形式主义”的活动来松弛我们紧张的神经、丰富我的高中生活。会用他独特的温柔让我一遍一遍的去回忆、去咀嚼、去爱我的高中,每一桩每一件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记忆里的高中的美好相当一部分都要归功于他。
记得一次,在我们震耳欲聋的“攻势”下,成功激怒了老谭,于是全班自习课改为手写反思课。时值冬季,鹅毛大雪悄然而至,我们纷纷望向窗外而后低头继续奋笔疾书,老谭背手踱步了几圈之后让我们放下笔,上交了还未完成的“大作”说了一句:“都出去玩吧”。那天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在雪里恣意欢畅的玩着,这是我高中最美的回忆之一。
他就是这样温柔的人,他的温柔也只有他的学生们能够懂。
写在最后
有关于老谭可以写的实在有太多了,篇幅所限,实在潦草。我可以用更抒情的口吻,更深情的“表白”让你深入的了解他。但通过我的文字你只需铭记他永远秉承着一名身为教育者的初心使命奔走在教育的前线;只需知道他是一名极为优秀专业的人民教师,剩下的就留给他和亦如我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师范大学在读的学生,我坚定地想要从事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老谭,好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往往是一生的,因此我很感谢能够成为谭宏伟老师的学生,也希望终有一日,我能有幸成为一名如他一样的人民教师。
02
学生眼里的谭老师(二)
2016届毕业生 孙嘉悦
个人简介:孙嘉悦,大连市第三中学2016届毕业生,现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我心中的班主任更像是一位朋友,他理解我们,尊重我们,并没有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态度分别。他经常鼓励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引导我们积极向上。
他治班有方,教学有法,谭老师的一些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直到现在我们也在努力奋斗,学习不止。
我在高一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文科,分科后来到谭老师的班级后,我感到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和谐,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这和班主任平时的教导是分不开的。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是在他的教育下得以慢慢成长起来的,在平时学习或者心理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跟谭老师交流,这不光提升了我们的成绩,更使我们能够相对轻松快乐地度过了高中的时光,并且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高中时光是不可多得的美好存在。
我认为谭老师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不光是坚持和认真,更多的是如何让自己活得精彩,在面对挫折时乐观的心态。我们会永远记得谭老师的辛勤付出,并且我们都非常庆幸遇到这样好的班主任03
学生眼里的谭老师(三)
我是09届毕业生胡薷文,曾就读于嘉兴学院法学专业,现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工作。谭宏伟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地理任课老师。三年高中时光,我感觉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谭老师。
老谭,是我们对他的称呼。他不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更看重品德和学生特长的发展。平日里与我们打成一片,除了有师长的威严还有父兄一样的关怀!所以我们才有“胆量”叫他老谭。
谭老师的专业也是很过硬的,地理讲授方法巧妙,记忆深刻,他曾告诉我们地理的重要“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这是一门应用的学科。我的地理课程就学的不错,即便很多年过去,那些地理知识还是能用于日常生活中。
谭老师的优点有很多博古通今,知识渊博,能文能武。还记得他在新年联欢会和校艺术节上一展歌喉,也记得在运动会上驰骋跑道。当他第一个冲过终点时全班同学都欢呼雀跃,与有荣焉。这样的老师谁能不喜欢呢?
毕业已快十三载,当年我们一发冲冠,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此之后,母校屡创佳绩,成绩斐然。这离不开谭老师的谆谆教诲。我虽然离开学校多年,但对谭老师的感情没有变化,他是一个值得一生尊敬的老师!
最后还是要道一声谢谢,让我们在美好青春的记忆里,有一位好老师!
01
家长眼里的谭老师(一)
从小学到高中,女儿有过许多的班主任:刚刚出校门的毕业生,事无巨细苦口婆心的中年女教师,严厉铁腕的年轻老师…..还有女儿最喜欢的高中文科班主任——谭宏伟老师。
谭老师是一位懂得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的老师,他不会把他的理念强加到学生们的身上。他会谆谆善诱,重在引导,和孩子们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自己慢慢地消化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学习是为了谁而学?学习是为了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只有自己想通了,才会确定远大的目标,并持之以恒的为了接近那个目标一点点努力,一点点进步。
当女儿班主任的时候,谭老师的孩子才两岁,但是谭老师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过,相反每天早早的六点多就到了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所以他看见过清晨雨后的彩虹,看过天蒙蒙亮镶着金边儿的城市上空……
谭老师认为学习就要好好学,专心学,玩的时候就放松自己。每次考试之后,谭老师都会认真的进行试卷分析,找出没有消化的知识点。给每个孩子进行排名,进步和退步的名次。谭老师当年带的女儿文科班级,最后高考的时候,班上的一位男同学考出来三中当时最好的文科成绩,大连市排名400多。这个成绩和谭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付出才会有收获。
女儿的高中生活是彩色的,自由的,充满美好回忆的一段经历。她变得更加自信,阳光,感谢在她最美的时光遇到了适合自己的班主任——谭宏伟老师, 一位真正的良师益友!
02
家长眼里的谭老师(二)
那个从晨光熹微到夜墨如泼,从春暖花开到冬寒雪飘,三年来最忙碌不辍一直陪伴孩子们的身影是他;那个上通天文,好与日月星辰为伴,下知地理,喜与江河湖海作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教科书,乘季风,激起心中暖流,转地球仪,看世界,了解异域风情的是他;那个静能润物无声,动能琢璞成器,用铁汉的双肩称量着班主任的分量,用思想的砝码,让操行的天平始终向着善良积极的那端倾斜的还是他。他就是我们三中高三八班的班主任——谭宏伟老师!
作为家长我真的很庆幸孩子能在谭老师的班级里成长,更欣慰孩子在谭老师的教诲下,三年来的蜕变。
青春期的孩子多么的叛逆,多么的自以为是。作为妈妈,既担心又无能为力。无助时,是睿智,包容又细心的谭老师给了我定心丸。
他用貌似不羁豪放,实却满载似水的柔情打动着孩子;他用晨露沾衣、6点到校的勤奋激励着孩子;他用操场上,身先士卒、欢跃奔跑的投入带动着孩子;他用课余时间亦苦口婆心,细心讲解的耐心感染着孩子;他用拓展研学,积极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赤诚助力着孩子 ;他用严慈相济,躬身奉献征服着孩子……孩子怕他但更服他,信他,敬他,爱他。眼见孩子学业上的专注,言行上的端庄,思想上的荡涤,我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尊其师信其道。”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谭老师!感谢他为学生撑起的这片成长的沃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