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分化难点---记张秋菊老师高中物理教研观摩课

重视基础,分化难点

                                 ----记张秋菊老师高中物理教研观摩课

1128日下午,大连市高一物理学科研讨活动在大连三中举行,我校青年教师张秋菊为参加教研的专家、教师们进行了《牛顿第二定律》一课的展示,获得一致好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然是采用学校大力推行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方法,学案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前预习和自测、课堂探究及课后练习。课前预习案部分不仅包括了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新课重点知识预习还设计了课前学习准备,将与本节课新授内容相关的已学过的知识点,通过预习案在课前解决,从而使知识更加连贯并且降低了新授内容的难度。

预习案自测题目的设置是为课堂探究案做铺垫。本节课需要用到弹簧的例子来体会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但是,弹簧弹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而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也是难点,为了降低难度,张老师在预习自测中将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行解决,课堂上只针对本节的新难点即可,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明确了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

课堂探究环节中张老师十分注重发挥小组互学的作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讨论为主,组间互助为辅。通过组内讨论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一次次组内讨论的过程就是认识定律本质的过程,而组间互助可以起到补充或更正的作用。在学生讨论时张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们的思路更加开阔,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收获。在完成课堂探究2中的题目时,每组以白板的形式展示各组的结论,张老师不但强调受力分析的重要性,作图时的注意事项,更注重对解题步骤的规范性的引导。展示的同时也是对比,视觉上的对比会让学生一目了然,什么样的受力分析图对解题有帮助,怎样写解题步骤既完整又简洁。。。。。。通过课上的规范训练,大多数同学能够独立完成题 目。

本节课的当堂反馈是以测验的方式进行的,张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马上批改,通过此环节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下节课有针对性的处理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十分“务实”,是听课教师一致的看法,所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的。物理教研员李勋老师充分肯定了张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小组学习的合作、针对性地研讨,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收获,是这次课另一大亮点,对学生们物理思维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理教研员李勋老师在评课

联系电话:123456789  固定电话:0411-88888888
公司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付佳新天地
技术支持:大连整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