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生的勤俭节约、爱国意识,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价值观,成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有志青年,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践行“三节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校寒假开展“三节三爱”学生系列活动。
学生活动中的讨论过程掠影
学生作品
手抄报及绘画作品展示
优秀征文节选
爱祖国 爱劳动 爱人民
2.5 王佳一
我们国家的总书记习近平主席曾向全国倡导“三爱”和“三节”的良好行为习惯。三爱,即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这三条指出了我们当代青年最应遵守的准则,也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是祖国将来的栋梁。所以为了祖国,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应遵守并倡导三爱,进而形成社会上人人崇尚三爱的良好风气。
作为一个中国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爱祖国,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那么他连最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这样的人是万万不可交的,又谈什么成就呢?有了祖国这个大家,才有了我们千千万万户的小家。怀有一颗爱国之心,才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社会创造财富,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人。
劳动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劳动者们都是最可爱、最可敬的。然而有些人不爱劳动、不主动承担责任,只是等待别人的帮助,享受别人创造的价值,这样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爱劳动的范围很广,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值日等劳动工作,在家里也要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帮到的地方都应尽自己的一份力。人们常说“劳动最光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便应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我们作为学生,当前最主要的义务和责任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学习才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只有学习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通过学习这一途径,才能实现进一步的梦想与建设祖国的大业。我们还要养成:乐学、苦学、勤学、精学、好学、自学的习惯。然而现在有一些学生仍存在厌学情绪,我们应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用热爱学习的态度来感染带动他们,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现在应该刻苦读书、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
2.5 秦艺萌
“三爱三节”是在2013年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的号召。“三爱”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三节”指的是“节水、节电、节粮”。
“爱学习”:每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校园,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爱学习,因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劳动”二字最热烈。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爱祖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祖国在你的心中,在我心中,就在我们大家心中。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自然要时时刻刻把国家大任放在心上。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小家,更是为了国家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要用知识改变世界,用知识为祖国建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劳动,则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国家,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社会,劳动是最光荣的。
身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爱国早以深深的镌刻在我们的血脉中,我们身上流淌的是祖祖辈辈沉淀下来的血脉,我们所拥有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这样的国家,我们怎能不爱?这样的民族,我们怎能不爱?
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日后行为处事的准则。时代在高速发展,而我们也需要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最美的姿态!
岁月年华 唯余三爱
2.6 庄博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用它那宽广无银的胸膛容纳万物:春风细雨、夏日骄阳、秋霜硕果、冬寒雪景。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三爱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国家乘不畏,青年亦往之。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界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才能作出更大贡献。
践行三爱精神
2.6 刘芝宏
三爱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学生的终极目标。总书记心系教育,情牵学子,向全国青少年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