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师生 牵手成长
——大连三中党建创新项目“牵手活动”2014年总结
2014年是我校党建创新项目“牵手活动”深入开展,渐成规范的一年,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牵手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3月,各党支部组织党员成立了32个朋友圈;9月,成立56个朋友圈。教师提交学期活动规划,经党支部审核后开展活动。
7月,朋友圈活动总结交流会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六位教师谈经验做法。
10月,组织部分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朋友圈开展情况及学生诉求。
12月,召开全校会议,刘长存校长做主题讲座《做学生成长的护航人》,结合学生发展指导对教师进行工作指导。
二、主要经验、做法。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牵手成长”活动已经成为全体党员的集体共识,参与和设计此项活动成为党员们的行动自觉。在行动中总结和提升,在行动中思考和改进使这个项目不断成熟,集体参与、集体研讨使这个项目扎根基层,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生长的力量。
1、活动渐趋规范。
只有规范运行才能避免“急时一阵风,松时各自散”的形式主义。现在“牵手活动”的运行已经基本稳定,基本安排如下:
时间流程 |
任务流程 |
评价流程 |
3月/9月 |
组建朋友圈 提交活动规划并组织至少一次活动 |
党支部负责审核 对朋友圈规划做评价 |
4月——6月 10月——12月 |
1、 党员个人组织朋友圈间周一次星期三第九节进行活动; 2、 填写活动记录单,存留过程资料。 |
党总支组织至少一次调查,了解活动进程及成效,发现典型案例。 |
7月/1月 |
总结交流 |
1月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交流;7月推荐优秀案例党员大会交流 |
2、优秀活动案例有一定积累,为指导学生更好度过高中生活提供真实材料。
通过活动的开展,师生间的情感更为紧密,教师更了解学生的真实。在实际朋友圈的运作过程中,教师们通过个人智慧不断探索不同形式的指导,基本可以分为人生分享圈、学业指导圈、兴趣拓展圈、服务圈等四大类。活动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组织变为师生互动,生生分享;活动地点从单纯的室内变为各取所需,图书室、电视台、操场……,项目的推进让师生都获益。
3、与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式学习相结合,朋友圈活动有新的运行方式。
自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改革,我们在高一年级的党员中尝试进行了“包组为圈”的运行方式,对学生的自然组成员进行指导,目前正在探索中。
三、下一步改进方向
与学生发展指导相结合,更深层次思考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应承担的作用,为即将推行的导师制奠定基础。
中共大连市第三中学
党总支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