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介绍

    学校特色建设指导思想
    学校特色建设与发展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以《大连市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意见》为依据,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现代教育理论、校本课程体系为支撑,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建设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灵活运用教与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创意思维和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品质、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特色定位
    高中生“创意思维培养”。
    以培养高中生成为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自信、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人为目的教育。
   “创意思维培养”概念界定
    有创意思维的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广博的兴趣,自觉超越常规的意识;思维以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为主。
    流畅性是指能够迅速产生大量设想或思维速度较快的性质,是对思维速度的一种评价。创造性思维的酝酿过程是十分艰辛的,但在它
诞生之时,则必定表现为高速度的流畅性思维。
    灵活性是指能产生多种设想、通过多种途径展开想象的性质。思想方法上的多回路、多渠道,四通八达的思维方式是思维灵活性的魅力体现。
    独创性是指按照不同寻常的思路开展思维,达到标新立异效果的性质。创造性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使创造性思维成为个性鲜明的思维,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的思路往往是独特的,内容也不同于一般。
    高中生“创意思维培养”是指高中阶段在实施国家必修课程的同时,有目的、分阶段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注重学生创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的需要,并引导学生将创意思维能力迁移到学习能力上,使思维力与学习力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创意思维培养”特色项目的内涵
    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中华民族将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发展,这种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体现在国民科技素质的整体水平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激发活力,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这是我校特色发展的核心,高中特色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化工作策略,特色建设与发展又是学校发展方式的显著标志。在办学理念的框架下,基于学校的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将办学理念具体化,选择和确定一个符合实际的特色定位点尤为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养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我校选择和确定了高中生“创意思维培养”的特色项目。
   “创意思维培养”包括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既注重学生的共性思维训练,又注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训练,既重视个别拔尖学生的思维训练,又重视全体学生的思维训练,满足每一个学生都有长足的发展,在普及中有提高。
“创意思维培养”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在众多的高中教育改革范式中,基本上都是抓“导学案”教学方式或德育、社团等方面特色居多,而对内涵层面的学生思维特别是创意思维关注不足,我校的“创意思维培养”特色就是选取了学生全面发展前提下,从学生内涵深处的创意思维入手,作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突破口,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维度的教学方法或手段,而以内涵的视角,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提高创新人才发展的核心素养。
学校特色建设理论支持系统
    (一)神经科学理论
    1、脑的可塑性理论。脑科学可塑性理论告诉我们,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可塑性理论破除了脑结构与功能的先天预成观;其次,可塑性理论树立了脑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发展观。可塑性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树立人人皆有创造潜能的观点,认识到创造力开发的普遍意义。受教育者的智商可能有高低之别,学习成绩可能有好坏之分,但在创造力开发面前则是人人平等的。鉴于这样的认识,创造潜能开发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
2、脑科学智能理论。(见图示)

 

 


    (二)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一种智能都具有独特的发展顺序和黄金期。根据这种理论:在“创意思维培养”中要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创意思维发掘、训练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三)新智能研究
    留德科学家刘百宁根据多年研究,绘制了创新智能(潜能)与年龄关系图。认为创新智能人人都有,但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三岁左右萌芽,七八岁则达到高峰,以后就开始衰减。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至19周岁,这个时期还是创新智能发展的较好时期,尤其是高二之前,更为宝贵,高三之后就又明显偏弱了。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开设“创意思维培养”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四)TRIZ理论
    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TRIZ理论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创新并不是灵感的闪现和随机的探索,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存在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创意思维培养”工作室教师将分阶段逐步向学生渗透学生易于接受的创新技法。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荒诞发明法、缺点列举法、异想天开创造法、“635”法、需要法、移植法、仿生法、形态分析法、信息交合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和田十二法、5WH1法、希望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组合法、应用专利创造法等进行“创意思维培养”活动。
    (五)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更强调在情境中主体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及建构。“创意思维培养”强调的正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有效地促进学生去主动建构创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建构中成长。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为“创意思维培养”的实施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支撑。

联系电话:123456789  固定电话:0411-88888888
公司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付佳新天地
技术支持:大连整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