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荣光
永存我心
大连市第三中学
2.1 高畅
赤县神州,历经沧桑,励精图治,灿烂辉煌。“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是情之所归。”吾辈处在新时代的青年,当怀一份浓浓爱国心,深深报国情及远大强国志。
在中华民族发展最好时期,吾辈青年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无数的先辈和当代的模范已为我们做出最好的表率,我们也应紧随他们的脚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励志报国和求真实干中使爱国精神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不竭动力。
奋斗新时代,青年当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心。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无数逆行者冲锋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逆行者,有的年逾古稀,有的刚刚步入社会。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可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他们放弃了居家舒适的生活,放弃了陪在亲人旁的机会,放弃了安享晚年的想法,毅然投身于拯救人民群众生命的战斗中,只凭那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吾辈后浪是新时代最富希望,最具活力的群体,应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践行爱国主义情怀,这样才无愧我们“中华儿女”的身份。
奋斗新时代,青年当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报国之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老先生从医七十多年,以手术台为报国的平台,开创了肝胆外科,夺得了世界领域的无数个第一。当他在马来西亚求学时,他组织同学将聚餐费捐给国家用于抗日;当他学业有成回到祖国时,他立刻投身于肝癌治疗的研究中;当他获得世界认可成就极高时,他仍坚持主刀并为祖国培养专业人才。97岁的吴孟超老先生以身体力行告诉吾辈之青年何为“为祖国奉献一生。”吾辈青年与时代洪流中当存报国之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点亮信仰之光,以中国精神为原动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奋斗新时代,青年当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强国之志。
“墨子”升空、“天眼”落成,“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玉兔”自主唤醒开启月背探索之旅……新中国这些傲人的成就,这些祖国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注脚,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一腔豪情地树立起强国之志。不由想起一群20岁左右的女兵,第七十四集团军旅某旅女子战炮班,从南海之滨到西北戈壁驻训,她们驾驶战车驰骋大漠,征服重达40吨的炮车,完成远程火箭炮实弹射击,以一身青春热血唱响自己的强国之志,成为盛放在天山腹地最美的雪莲花。青年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我们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练就过硬的实力和高强的本领,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新时代青年要以一颗爱国心护卫祖国,以一份报国情奉献祖国,以一腔强国志壮大祖国,坚持爱国、报国、强国的人生追求。
泱泱中华,巍巍华夏,立正柱,正雄英,英雄震四方。中华九万倾,历史新篇章,华夏闪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