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三中学 “中华传统节日”活动课程纲要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应担负起继承传统、传承文明的重任,从传统节日中汲取文化营养,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教材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让师生在学习中了解传统节日民俗,学习节日文化,树立国家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凸现学校的德育教育。

(二)具体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的各个节日的由来与传说。

2、了解中华传统的各个节日的习俗。

3、了解中华传统的各个节日的诗词文化。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内涵。

二、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三、课程实施的内容

1、主要内容:

1)了解不同节日的由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了解不同节日的相关文化知识。

借助古代蒙学读物、古代诗词、文学作品、神话传说,扩大阅读面,积累与节日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四、课程安排:

节日

课程时间

实施要求

1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通过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庆祝意义,初步了解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节日。进而,培育学生重亲情、尊重自然,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家人的情感,感受家园和睦的温馨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重阳节

九月初九

通过开展重阳节敬老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重阳节的由来、传统习俗活动,庆祝的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尊长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3

 

11

了解元旦的来历。通过上5查找或访问等了解一些简单的天文地理知识。在探究学习中了解,发现元旦这一天的意义,及元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有创造性地学习

4

腊八节

腊月初八

知道腊八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节日的来历,了解腊八节的风俗习惯。能多了解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文化意义。

5

春节

正月初一

知道春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节日的来历。了解有关春节的节日习俗,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传统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在春节中发现新鲜事,有趣事,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发现春节的文化意义。

6

元宵节

正月十五

知道元宵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了解元宵节在各地的不同风俗习惯,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7

清明节

44

使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渊源、含义、习俗以及纪念方式。使他们知道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引导学生崇敬先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进我校的民族精神教育。

8

端午节

五月初五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向学生宣扬中华民族气节,促使学生们树立健康的身心意识,快乐成长。

五、课程实施的建议

1.要加强领导,提高教师对课程学习的重视。

2.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推动传统节日宣传教育。

联系电话:123456789  固定电话:0411-88888888
公司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付佳新天地
技术支持:大连整合科技